在香港開公司第一年,許多老闆忙著衝業績,卻忽略會計地雷的殺傷力!
根據公司註冊處統計,37%新創企業曾因財務疏失遭罰款。本文用白話解析三大地雷,附上自救攻略👇
地雷一:錯過「首份財務報表」死線|最高罰$300,000
📅 法規紅線
《公司條例》第379條規定:
- 公司成立後9個月內須提交首份財務報表
- 逾期每天罰款300,上限300,000
💥 真實慘案
2023年某網店因忙雙11促銷,遲交報表42天,被罰$12,600,等同兩個月淨利潤!
🛡️ 代賬服務護盾
- 系統自動倒數60天、30天、7天三次提醒
- 預填報表草稿,董事只需線上簽署
- 提供「正當理由延期」申請範本(如天災影響)
地雷二:公私帳戶不分|銀行追殺+稅局推定收入
💸 混用情境
- 用公司卡刷家庭旅遊機票
- 私人帳戶收客戶貨款
⚖️ 法規後果
- 《公司條例》第122條:董事需賠償公司損失
- 《稅務條例》第61條:稅局可推定混用金額全數為應稅收入
💥 真實慘案
某咖啡店主將**80,000私人支出∗∗混入公司帳,被稅局推定補稅12,000+罰款$8,000!
🛡️ 代賬拆彈指南
- 雙帳戶分離包:代辦公司銀行戶口+個人帳戶
- 單據標籤系統:手機拍照自動分類「公」「私」支出
- 混用救急方案:代編「混合交易說明書」佐證非營利用途
地雷三:零申報=免死金牌?|稅局抽查率達15%
🚫 常見誤區
- 「沒開發票就不用記帳」
- 「零收入=不用保存單據」
📜 法規真相
《稅務條例》第51C條:
- 即使零收入,仍需保存7年銀行月結單、合約、通訊紀錄
- 稅局可隨機抽查,缺文件直接推定收入
💥 真實慘案
2022年某代購社媒帳號因「零申報」被抽查,因未留存私訊訂單紀錄,被推定收入$200,000!
🛡️ 零收入保全策略
- 銀行流水整理:代賬自動生成收支摘要表
- 電子存證三寶:
- 雲端備份通訊紀錄(WhatsApp/IG訂單截圖)
- 時間戳記認證重要合約
- 區塊鏈存證交易流水